Search


立場新聞專訪:民主回歸的終結?然後呢?
(2015年6月12日)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立場新聞專訪:民主回歸的終結?然後呢?
(2015年6月12日)

全文:https://www.thestandnews.com/politics/匯點-原罪背後-8-民主回歸的終結-然後呢/

//去年8月底,人大方案還未公佈,但「落三閘」的消息已見諸報端;教院助理教授方志恒,在facebook發表了一篇短文,形容「民主回歸」代表的民主運動路線已死。方志恒的宣告,別具意義。數年前,剛進學術界的方加入「新力量網絡」— 如果匯點1994年併入的民主黨繼承了匯點的政治能量,那麼匯集仍未為官的張炳良、呂大樂、葉健民等人「新力量網絡」,則可謂是匯點強於論述一系的重生。就因為這次大膽的表態,方還被匯點創會主席劉迺強撰文狠罵,怒斥民主回論是死是生「還輪不到方志恒這『沒大沒細』的小孩子說話」。老前輩劉廼強說,民主回歸已接近開花結果。//

//「我在2012年的時候,已經開始疑惑,諗唔通我哋可以點行落去;溫和派所期待的那種良性互動、開明中國的想像,我已覺得行不通…北京願意對港寛鬆,畀位溫和派走,大家才會覺得可行。但客觀上他已令溫和路線無生存空間。」但方志恒在2014年初仍決定站上台前,推動18學者公民推薦方案,原因令人哭笑不得:雖然溫和路線的生存空間已被完全擠壓,社會卻仍有呼聲,要求有溫和方案、認為溫和路線應該發揮作用。始終有人,未認清香港面對的困局。「將所有溫和空間扼殺晒,然後話政改你做咩唔同我傾,溫和路線做咩發揮唔到作用,我覺得相當可笑囉。」「當時我覺得成事機會接近零,但我覺得值得去做多次,是對自己曾信奉溫和路線的一種交代。如果唔得,大家死心啦,唔好再講溫和路線啦,唔work嘅。」//

//民主回歸無法處理,因為這套理論誕生時,假設了這種矛盾不會出現。回到80年代初,提倡「民主回歸」的人,看到的是一個不斷開放的中國,而在他們的想像裏,中國會開放下去。方志恒指出,問題是歷史走向早已易轍,而擁抱民主回歸的人,仍在繼續想像。他認為民主回歸作為一個論述,最關鍵的是其背後的設想,但至今仍無人認真檢視、討論甚至批判這套設想。//

//民主派對中國的想像,一直滯留在80年代。方認為民主回歸建基於以下假設:中國會不斷進步,隨著經濟改革開放,政治改革會隨之而來,而民主回歸令香港擔當獨特角色,推動中國走向開放,中國開放繼而令香港民主自治的空間擴大,是一個良性循環。即使在六四之後,時任匯點主席張炳良等人,基於亨廷頓的第三波民主化理論,仍認為中國開放之路無法逆轉。//

//為何回歸與民主沒有矛盾?為何一個共產政權會容許一個兩制?一切都是對「開放中國」想像的投射。但中國早已變成天朝。直到去年8月,與中共頻繁交手的香港泛民陣營相信的仍是,民主回歸;但海外學術界十年之前,已在熱切研究中國威權體制的穩定性。方志恒引述2003年,哥倫比亞大學中國研究專家黎安友(Andrew Nathan)提出的「韌性威權主義」(resilient authoritarianism)概念。該文嘗試解釋為何中國共產黨在八九民運後,未有如西方預期加入第三波民主化,反而越發鞏固。//

//對比之下,香港爭取民主的陣營仍然相信民主回歸路線,並非建基於客觀因素:「其實好多人只係基於良好意願,覺得唔使去到咁盡啦,一人讓一步啦,北京裏面可能都有溫和派啦….完全冇咩根據。」方志恒直言,這是一廂情願。「基本上所有民主派的朋友,都無檢視過千禧年後,中共政權係咩嚟。」2010年有份推動超級區議會方案的方,特意強調:「包括我自己,我都批判埋我自己。」//

//如何面對北方,是思考香港前路的關鍵問題;若說回歸後十多年,民主派對中共的認識有誤,致使跌宕多年光陰,今日我們又該如何理解中共?方志恒如此概括:匯點及泛民原先抱持的,是第一種對中國的想像,即是民主回歸路線所代表的開明中國;這套想像已因831全面垮台、不再存在。現時出現的另一種想像,方志恒喚作「獨立建國派」的想像。獨立建國派很複雜,包括城邦派、民族論…. 論述不同,但方志恒覺得背後的設想都是同一種:「中共崩潰」。因為中共會崩潰,所以香港就有空間自決未來。說中共會崩潰,這一刻,你信不信?//

//兩者都不認同的港人,就要尋找第三種對中國的想像,而方志恒總結出這個可能性:天朝中國。一個穩定、客觀地結合經濟實力與威權政治的宗主國,現正無孔不入地操控香港的政經社會。在此設想底下,香港的民主運動如何走下去?//

//方志恒的看法,與練相通。過往三十年的民主運動,以開放選舉、進入議會為目標,「要攻打政權、開放政權,要進入議會」;但在穩定的「天朝中國」之下,香港的建制將成「攻不陷的堡壘」。以政權為導向為中心的民主運動已證明是失敗、無法推進民主,民主運動就應將戰略中心轉移至社會。「民主自治的設想,以往是政府透過民主政制去自治,但可否是民間自治?…如果民主派在廣大的公民社會、各個界別、各行各業,都有好強既民眾組織,就會出現社會包圍政權的客觀形勢,最少可以頂住香港唔倒退。」方志恒強調並非要棄守議會,仍應寸土必爭,「但根基應在公民社會。」//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A comparative political scientist based in Hong Kong 植根於香港的比較政治學者
View all posts